首页
中医古籍善本
中医医案
中医针灸
中医经典
中医相关资料
登录
搜索
医经
分类
伤寒
金匮
温病
四诊
医经
本草
方药
医案
医话
针灸
推拿
养生
内科
外科
女科
五官
杂病
幼科
男科
其他
朝代
全部
夏
商
周
秦
汉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宋
辽
金
元
明
清
近代
现代
不详
子类
全部
标签
排序
更新时间
人气排行
精华
热评榜单
研经言
《研经言》,医论著作,4卷。清代莫枚士(文泉)撰于咸丰六年(1856年)。本书载文156篇,多系研究中医经典著作(以《内经》为主)之心得。内容包括阐析若干病证之名义和病理,订正《内经》原文,并予补注。凡经典医籍中叙理未明者,详予考证、析义;凡脉证含义不明或病证相互疑似者,则予说明;凡前贤遣方用药不当者,一一正其谬误或补充发挥;凡属前贤注解差讹者,则予分别批驳订正。对冷僻字词,予以正音释义;对古奥医理,予以阐述剖析。所论涉及一方一证之分辨、古今病名之比较,以及多种疑难病证之诊治。
清 · (清)莫文泉
46
医经原旨
《医经原旨》清代薛雪撰古籍,本书选录《内经》中的重要内容加以注释。以作者十分推崇张景岳,故主要参酌《类经》中的注释,也吸收了其它各家学说。书中共分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和疾病等类,共14篇。注文简要,但全书略于针灸的记述。
清 · (清)薛雪
30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基础理论著作。又名《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清·唐宗海撰。刊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唐氏谓:“西医初出,未尽周详;中医沿讹,率多差谬”。于是采摭《内经》之要而以西医之生理、解剖等会通说明。本书将《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归纳为阴阳、脏腑、营卫、经脉、全体总论、诸病、望形、问察、诊脉、气味阴阳、七方十剂等20余类,予以撮要和注释。书中除引中医理论外,兼采西医生理解剖图说加以发挥,。“能参西而崇中,不得新而忘旧”,内容虽有附会之论,但在沟通中西医学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其筚路蓝缕之功具一定影响。现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本。
清 · (清)唐宗海
16
1
2
/ 2 页
浏览过的版块
本草
伤寒
医案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