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古籍善本
中医医案
中医针灸
中医经典
中医相关资料
登录
搜索
针灸
分类
伤寒
金匮
温病
四诊
医经
本草
方药
医案
医话
针灸
推拿
养生
内科
外科
女科
五官
杂病
幼科
男科
其他
朝代
全部
夏
商
周
秦
汉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宋
辽
金
元
明
清
近代
现代
不详
子类
全部
标签
排序
更新时间
人气排行
精华
热评榜单
采艾编翼
清·叶茶山撰。刊于1805年。卷一主论经络、腧穴及灸法总论;卷二治症综要,为多种疾病的灸法并配合药物治疗,其中介绍了很多民间经验方;卷三肿疡主治类方,为治疗外科病的一些药方。本书的特点在于作者能根据临床实践在治疗多种疾病时将灸法与药物并用。现存初刻本。
清 · 叶茶山
45
周氏经络大全 2册
《周氏经络大全》是清代周孔四撰的一本针灸类中医著作,成书于清嘉庆元年(1796),不分卷。全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列诸经起止、诸经别络、诸经位置统贯、诸经顺逆、诸经根结、经别、诸经经筋、经络浅深浮沉属络穴结、《锯隹经》异同、穴数、筋经、孙穴溪谷、经折、阴阳之序十四个专题以阐述经络理论。各论分七十一门,论述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循行、俞穴、主病、用药,以及募穴、会穴、经外奇穴等的功能主治。十二经论述较详,每一经均按经、病、药、穴顺序详论该经生理、病理与用药。
清 · 周孔四
32
经脉图考
《经脉图考》是一部针灸学著作,共四卷,作者是清代的陈惠畴。刊于1878年。卷一总论人体内景、周身骨度及经脉循行要穴等;卷二-三为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经穴的部位名称和主病、图像及歌诀;卷四论奇经八脉的循行主病及诸部经络循行发明,对于全身各部的经络分布考证较详。书中的经脉、经穴插图亦较细致精确,并对一些穴位的考证提出了作者个人的看法。现有多种清刻本。
清 · (清)陳惠疇
59
灸法秘传
《灸法秘传》是一部清朝医学针灸著作,刊于1883年。一卷。清·金冶田传,雷少逸编。刊于1883年。内容有正面(穴)图,背面(穴)图、指节图、灸盏图、灸药神方、灸法禁忌,全书主体部分为中风、尸厥应灸七十症的灸法取穴。书末由刘国光氏附入太乙神针方及雷火针法。本书论述简要。其中将特制的药艾放入银质的“灸盏”中进行灸疗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特点。现只存初刻本。
清 · (清)雷豐
37
神灸经纶
《神灸经纶》,灸疗专书,4卷。清代吴亦鼎(砚丞)撰于咸丰元年(1851年)。卷1详论蓄艾、用艾、禁忌、灸后调养、经络循行,并释周身部位名称;卷2述十二经、奇经八脉经穴位置,附有经穴歌和插图;卷3至4论临床各科证候艾灸治法或隔药物饼灸治法,并介绍黄蜡灸法、豆豉饼灸法、神灯照法、桑柴火烘等法,末附《医愿》一文。作者对灸法理论有一定发挥,认为“针之手法未可以言传,灸之穴法尚可以度识”。
清 · (清)吳亦鼎
84
太乙神针心法
《太乙神针心法》,针灸著作,2卷。清代韩贻丰(芑斋)撰,刊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韩氏将各科病证分为23门,每门下又列病证若干种,先总论各证病因病机及辨治大法,后详述其针灸穴位及用针法,介绍太乙神针之特效。下卷列作者针灸医案纪略,书后附有“恳传太乙神针投词”等文。
清 · (清)韓貽豐
97
浏览过的版块
本草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